《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时间:2015/11/14 10:42:47|点击数:
赓续与超越:两种改革比较?
夏泽宏 龙佳解 湖南大学
摘要: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改革历经了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的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两个不同的阶段。前后比较,它们在改革目标、价值、重心、布局、领域、方式等方面,表现出赓续与超越的复合关系: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继承了既有的改革基础,是对过去改革的历史赓续;另一方面,它又根据最新的时代条件与时代问题,对改革作了全局性的调整与再规划,表现为对过去改革的再改革和历史超越。
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社会治理转型的机制性转换
蒋源 南开大学
摘要:在社会分工深化和利益取向多样化的今天,政府社会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成为推动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机制性”策略。在理论上对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定位、内涵、建设方向等进行厘清,有助于深化实践改革成效。从定位来看,精细化社会治理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两个层面的统一。以此为出发点,应当结合“技术”和“服务”两个维度来理解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内涵。既要在行政管理的程序与机制上多做努力,做到以“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又要在增强社会诉求回应性方面下功夫,以社会参与提升治理的灵敏度与细致化程度。为此,可以通过培育社会治理的“精细文化”,构建“精明行政”体系,构筑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互促机制等方式,实现精细化社会治理的转型提升。
“四个全面”蕴涵的治理理论前沿与现实关照
——兼及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路径探析
肖应明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着治理理论的逻辑起点,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顶层设计的治理构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特征及其关系建构等。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需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探照下,关注民族地区与国家的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常态化运行机制和动力因素。
国家治理视域下我国新型行政模式的型塑
许韬 浙江警察学院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设定,对政府如何确保良好行政、保障公民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预防和消解与日俱增的行政纠纷,有效化解转型时期政府行政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需实现从单一中心的传统管控模式转向多中心的现代合作治理模式,生成一种以“公众参与、法治思维、程序正义、治理有效”为基本表征的治理型行政新模式。
新时期中国周边金融外交战略
——以亚投行筹建对GMS成员国影响为例
孔玥 云南大学
摘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力量及影响力不断扩大,金融外交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中国作为崛起的新兴大国,在新时期转变外交观念主动作为,实施新一轮周边金融外交政策意义深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是中国施展周边金融外交的重大举措,将对GMS成员国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是变周边国家所谓“中国威胁论”为“中国机遇论”的有效途径和历史机遇;是扩大中国在GMS地区影响力,应对美、日对中遏制的有利手段;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拓宽我国周边金融外交新维度、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贝克、吉登斯自反性现代化理论之比较研究及其理论审视
李先悦 陈学明 复旦大学
摘要: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在推动工业化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学者贝克和吉登斯企图另辟蹊径通过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来诊断现代性之诟病。受鲍曼影响,贝克以中立的生态政治维度将理论聚焦于亚政治,认为工业社会的副作用是自反性的原动力,并推动了风险社会和个体化。在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熏陶下,吉登斯则站在伦理政治视角关注传统,他认为正是专业知识的增长导致了制度性自反,并破除了传统。尽管这“第三条道路”的出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加以审视,可洞察两人在逻辑路径、分析维度和内容阐释方面存在缺失。
拯救被曲解的“基础-上层建筑”隐喻
——埃伦·伍德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姜霁青 福建行政学院
摘要:埃伦·伍德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使用的“基础-上层建筑”隐喻被“正统”马克思主义所曲解,这种曲解不仅重复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错误,而且给20世纪围绕这一问题的理论纷争制造了“术语约束”。汤普森试图打破“约束”的努力使其备受批评,但极富价值。因此,在借鉴汤普森思想的基础上,伍德重构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是彼此刚性分离的两个领域,而是由社会关系及其形式构成的一个连续的结构,二者之间不是机械的决定关系,而是有机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邵然 吉林大学
摘要:国内学术界对生活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中的三个“前提性问题”,即生活哲学的“定义”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定义”问题以及生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关系”问题。只有深入理解并阐释这些前提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传统孝道近代化历程论纲
李怡 倪新兵 华南理工大学
摘要:近代中国,沧桑巨变,孝道在近代中国历次社会运动的冲击下,发生了从内到外的结构性变异,渐次衰落下去。孝道的衰落过程,不仅是其褪去封建外衣向本初还原的过程,也是其吸纳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发生近代化转型的过程。近代110年,以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以及民国建立为关键点,可分为四个时期,正是孝道近代化的启动、暂缓、加速以及完成的四个阶段。同时,孝道的近代遭遇又是儒学近代命运的缩影。
我国实现普惠金融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吴涛 杨继瑞 重庆工商大学
摘要:目前我国实现普惠金融的障碍主要源自商业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政府监管的错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应主要从金融市场的适度宏观调控、适度提高政策性金融比例、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转型与创新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的制度完善与创新。
互联网金融勃发与货币金融萎缩之间的关联研究
饶逸飞 东北财经大学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互联网金融服务蓬勃发展,对传统货币金融构成了重大冲击,导致商业银行的线下货币金融业务相对萎缩。对此,商业银行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及运营经验,在坚守线下货币金融服务阵地的同时,积极推进货币金融服务的网络化。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
吴青荣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构建“橄榄形”社会结构的中坚力量。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面临收入分配困境、城镇化困境、创业困境和社会流动障碍。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路径主要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报酬收入,推动人口城镇化,提升青年创业能力,建立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负担。同时中等收入群体应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形态。
影响我国GDP中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行业因素研究
王晓丹 金喜在 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从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来看,建筑业和服务业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变化趋势与整个国民经济中劳动报酬占比变化趋势的相关性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结合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产出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现状,可以得出这两个行业对GDP劳动报酬占比的波动影响较大的结论。员工对劳动报酬的诉求力量、雇主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意愿、可能性以及社会环境等是服务业劳动报酬占比低且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基层公务员的薪酬确定与加薪逻辑
喻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基层公务员的薪酬调整有其内生机制,该机制与基层公务员的薪酬确定机制共同为科学确定基层公务员的薪酬水平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从横、纵两方面综合考察基层公务员薪酬确定的参照对象,建立针对基层公务员的薪酬确定机制,并依据该机制产生的显性确定效应与基层公务员薪酬调整内生机制的交互作用,构建基层公务员加薪的逻辑框架,继而进一步揭示基层公务员薪酬调整的技术路径。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研究
杨怀印 赵清莹 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正处在改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显著影响,需要相应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指导、运作及管理的政策,总结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梳理经济新常态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变化,厘清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制约因素,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具体思路。
中国加工贸易技术升级分析
——基于产业比较的视角
邱志珊 吴明 云南大学
摘要:利用世界和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2014年的数据,计算中国1995年、2000年、2009和2014年的加工贸易各产业的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结果表明,技术提升表现最好的是造纸印刷、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最差的是纺织业、皮革及制作。由此可以认为,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劳动、资金密集型阶段,产品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主体能力提升推动加工贸易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
美国公众民俗学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
黄龙光 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产生于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公众民俗学,源于解决民俗传统的现代性适应问题,它指民俗传统在其社区内外新框架、语境下的表征和运用,这种表征和运用通常通过传统承载者和民俗学家或其他文化学家的通力协作来完成。一贯强调“经世致用”的中国民俗学明显带有应用倾向,加上学科特点和优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更多的交集。美国公众民俗学民俗传统展示及表征等文化实践理念及其模式,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加拿大华人新移民文化认同的人类学思考
杜倩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 加拿大华人华侨现约有150万人,是该国最大的少数族裔。他们一方面积极适应在加拿大的新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努力融入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居国现实的迅速发展,依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儒家文化所构建的独特伦理道德观;重视子女的中文学习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医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有选择地保留传统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华人新移民在加拿大文化和中华文化双重熏陶下,逐渐构建起独特的“加拿大华人”之双重文化认同。
吐蕃占领初期敦煌部落设置考?
陈继宏 兰州大学
摘要:公元786年吐蕃占领敦煌后便着手在当地设置部落。由于久经战患的敦煌户籍混乱无法直接改制,吐蕃遂采取“蕃名唐制”的权宜之计,在唐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对世俗人口和宗教人口分而治之。对世俗人口,基本保留乡的建制,只在乡名后缀以“部落”二字以示区别;对宗教人口,设置了管理佛教人口的“僧尼部落”和管理道教人口的“道门亲表部落”。同时,吐蕃任命本族官吏为“监部落使”对敦煌民众进行监管,并派遣吐蕃本土的“擘三部落”进驻瓜沙地区,对当地各项事务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
“脏者”不婚:苗族关于村落秩序的文化隐喻
——云南省水富县三角村苗族“蒙”和“阿卯”支系个案研究 邵维庆 云南大学
摘要: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三角村,苗族“蒙”和“阿卯”支系村民存在对“脏者”的界说和“不与‘脏者’通婚”的生活叙事,这种从村民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角度呈现其对“脏者”的实体隐喻,从村落族群竞争和文化分类视角分析其对“脏者”的方位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引入对苗族婚姻文化和族群关系的研究后,可以拓展对苗族文化特征的动态关系把握,深化对苗族文化复杂性的认识。
云南民族“直过区”的结构性差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林兴 张晖 云南大学
摘要:云南民族“直过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体现,影响着云南民族“直过区”的社会发展变迁。当前应从“直过区”群众教育程度低、科技落后、对扶贫资金依赖较大等特点出发,推进国家边疆治理措施的创新,将“直过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专门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这一区域社会事业的投入,解决其与体制变革、时代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扩展其社会发展渠道,才能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傣族民间工艺的休闲价值及人类学意义
——以滇南花腰傣民间工艺为例
刘婷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JIUYOU SPORT
摘要: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具有其休闲价值及层级转化的人类学意义。滇南红河岸边花腰傣民间工艺品在制作、展示和销售中与休闲的关系是一种形而上的转化过程,即从“农闲”向“休闲”的转化,从一般的休闲向追求“艺术和自由”休闲过程的转化,从艺术欣赏向民族自豪感的转化。花腰傣人在艺术休闲和展示中接受外部信息和现代性,而外来休闲者在自由休闲中欣赏和享受艺术。在工艺品与当地人和外地人的关系中,休闲被推向了艺术和自由的境界,这就是休闲与民间艺术关系的本质。
司法改革中“央—省”二阶独立司法预算的构建
李帅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由于我国目前的法院司法预算内置于政府预算之中,造成了行政干预司法以及部分地区司法经费保障不利的情况。为保障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我国应当借司法改革的契机优化司法预算设置,使司法预算独立于政府预算,由法院进行司法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由省法院统一管理本地区法院预算,建立?央?省?二阶分层的独立司法预算结构,且司法预算应当向基层法院倾斜,保障司法一线人员的办案经费和薪酬。
医疗费用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之研究
康雷闪 中国石油大学
摘要:医疗费用保险是否使用损失补偿原则,是因我国《保险法》规定不明而产生、在我国保险理论与实务界长期存在、至今仍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概念界定上,应区分定额给付型与实支实付型两种不同类型;在法理上,应突破“人身无价”之窠臼,肯定损失补偿原则在医疗费用保险中的适用;在法律适用上,应改变医疗费用保险属人身保险而不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之思维定式,并依险种性质和合同内容做出判断。
坚守“主道”:宗教集体意识与三亚回族的社会团结
张亮 云南大学
摘要:伊斯兰教是凝聚回族族性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三亚回族的社会实践中表现的尤其突出。三亚回族的日常宗教生活、宗教事务与国家的互动、宗教活动与民间慈善活动三个方面,体现出三亚回族鲜明的宗教集体意识,这一集体意识为三亚回族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谱写出一幅生动的“文化图示”。
佛教传播与傣族贝叶文学经典解读
黄方方 陈孟云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佛教传入对傣族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族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信仰佛教文化圈里产生了傣族贝叶文学。傣族贝叶文学作品数量庞大,文学样式多样,有经籍文学、佛本生经、佛教格言、民间寓言故事等等,经典之作不乏其中,解读经典之作有助于了解傣族文化之精髓。
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趋势下雇主策略的缺陷分析
熊新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曹大友 西南政法大学
摘要:中国市场化改革之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雇主策略逐渐趋同,试图通过个别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来协调雇佣关系成为各类企业的共同选择。然而,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传统雇主策略的弊端日益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理念和特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背景。
云南山地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力研究
李建钦 苏建兰 西南林业大学
摘要:云南山地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受到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文化、政策、法律制度、经营者素质等因素直接决定着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和可能性。在影响云南社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诸要素中,由森林资源的状态、森林经营者自身能力以及森林经营者与森林资源的各类关系构成的内部要素是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和核心;来自外部对森林经营进行的各种限制、支持、指导和激励要素是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动力和保障体系。
依附抑或借用:隋唐五代都市道教与政治互动
冯兵 四川大学
摘要:道教早期流布于社会底层,至隋唐五代日趋成熟。由山野乡村步入皇宫、都市,完成远离尘嚣至出世干政的转型。都市上层推崇道教,道士地位提升,信徒人数增加,城市道观林立,都市道教勃兴。都市道教兴盛动因之一源自政治支撑。道教博取权势实用价值为君主支持都市道教真实用意。都市道教欲图存发展,稳固正统信仰地位,亦须附会政治、参与政争。隋至五代都市道教兴盛实是为政治与宗教合作共赢之结果。
边疆社会各阶层对民国政府“殖边”的态度和应对
——以云南省军都督府经营怒俅为例?
曾黎梅 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JIUYOU SPORT
摘要:1912年,为阻止英国对我国滇西北地区的进一步侵占,云南省军都督府组织、派遣殖边队进入怒俅江流域,加强对这块“瓯脱”之地的管控。对于怒俅殖边政策的实施,边疆社会各阶层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权衡,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和选择。怒俅地区土司阶层在保卫国土与维护自身统治权益的矛盾心理中摇摆;部分寨头人与民众担忧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抵制殖边队进入;怒俅边务总办官员及殖边队内部出现权力争夺,导致殖边队损失惨重。在复杂的形势下,怒俅殖边遭遇了较大的挫折,但仍取得了较大成绩,阻挡了英国在滇西北的侵略步伐。
世界文化强国发展经验借鉴的研究综述
张国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在世界文化强国发展经验借鉴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古代中国和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借鉴他国文化经验的原因、借鉴他国文化发展经验的原则、借鉴他国文化发展经验的具体领域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古代中国、古代其他文化强国、近代文化强国发展经验的研究,并要加强对当代正在崛起的文化强国发展经验的研究。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实践中具体经验的研究。
文化研究:文本转换中的“三民主义”构建
干青 云南农业大学
王庆奖 昆明理工大学
摘要:跨文化转换过程中对文本考虑的唯一缺憾是文本的使动功能。为加以弥补,首先对源话语转换过程中文本的使动性作进一步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文本在翻译活动中的中轴作用、基于文本转换过程中文本接受主体与文本转换主体身份问题以及上述两个主体的文本权力。由此可见,构建以“三民主义”为理念的转换文本是一条通往理想的转换状态的策略和思路。
文化体制改革的全国研究视域与云南思考
赵晓红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云南文化体制改革既是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同时基于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又有大胆的实践和创新,经济发展进程中,文化将从封闭的“自我循环”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日趋凸显:从政府纬度来看,按照经济学家诺斯的两种成本理论,政府由于没有市场交易成本而必然造成组织成本过高,使得政府陷于一种高成本消耗的被动状态;从文化事业、企业单位看,严重缺乏积极性,文化生产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从消费者层面看,文化产品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文化消费需求。
来源/作者:期刊部/陈慧妮 责任编辑:范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