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勇:山海合作推动沿边产业园区发展
时间:2024/11/20 8:36:12|点击数:
沿海地区与西部沿边地区加强合作,“跨越万里,云海相连”,可以让远隔重山万水的沿海地区与沿边两地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两地干部和人民一同奏响“中国式现代化”协作曲,找准援受双方供需契合度,通过推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合作,打造自身优势和特色,使沿边产业园像坚固的拦水坝一样,留住东部转移的产业,实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有助于更好地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指导国内产业转移的大发展,加快东西部共同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沿边开放示范区
从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到沿边开放,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产业合作发展,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云南联动内地的开放势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深化各领域改革开放,加快智慧交通、数字赋能、产业合作,将瑞丽、磨憨、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沿边开放示范区,推动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规划产业转移中南半岛一体化布局
主动统筹布局产业转移东南亚,国家从宏观层面制定产业转移的整体规划,明确产业转移的目标、重点产业链延伸到中南半岛,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加工园区等,实现产业链的跨区域整合。中国的纺织企业可以在中南半岛设立纺纱、织布、印染等环节的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吸引中南半岛的企业到云南投资,参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原材料供应、技术研发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发挥双边、多边优势,实现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西南地区的绿色能源可以为中南半岛的制造业提供清洁、低成本的能源支持,同时中南半岛的制造业可以为云南的相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和市场拓展。
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运输成本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积极努力打通“中越、中老泰、中缅、中缅印”四大出境通道,构建起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新格局,大力发展国内外物流,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使日益便捷的国际运输通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加强通信能源等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加强沿边地区产业与东南亚、南亚、中亚新兴市场的联络和发展,为产业转移提供稳定的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聚焦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目标,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智慧政务建设,提高政务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以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跨事权整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基本路径,全力打造行政效率、投资环境、企业获得感、群众满意度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标杆省份。坚持跨部门系统集成理念,持续精简、优化、合并、调整办事流程和申请材料,优化再造办事流程,让一流环境成为西南地区产业吸引力的最好名片最强“磁场”。
激发区域协同发展活力打造内外联动高地
鼓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滇中经济区州市与沿边产业园建立联合招商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大型企业集团到沿边产业园投资兴业。积极探索与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共建园中园,开创利益共享新机制。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国内产业园也在不断加快往外走的步伐。我国可以在东南亚设立海外产业园,推动东南亚资源、市场与西南产业的整合,提高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对东南亚的辐射能力。把境外产业园打造成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支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
完善外籍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与注重人文关怀
健全完善外籍人员服务管理,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外籍务工人员的信息数据库,实时掌握其工作、居住、出入境等情况,实现动态管理。出台外籍人员入境务工管理办法,细化外籍务工人员“团进团出”清单管理模式,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严格规范工作许可制度,加强对外籍务工人员入境工作的审批和监管,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且所从事的工作符合规定。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公安、劳动、外事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外籍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为外籍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语言培训、文化适应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和工作环境。
支持沿边产业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本地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以满足产业转移带来的人才需求。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技术骨干,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尽快出台支持沿边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引才、留才政策,推动选调生选派以及省直、州直机关专业干部人才挂职、交流、蹲点向沿边产业园倾斜,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沿边产业园人才特区建设。
在全国率先成立国际产业转移研究院
结合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地缘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聚焦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制造业、农业、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转移与合作,研究如何利用通道优势、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的合理转移和承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关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政策制定、产业规划、企业战略等方面的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建议将国际产业转移研究院设在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组建专业团队,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在产业转移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到研究院工作,将研究院打造成为集理论研究、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作者系九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JIUYOU SPORT、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冯勇】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